2013年8月30日,常州朗脉组织了首届焊工技能大赛,这是常州朗脉自成立以来举行的首次员工职业技能比赛。上至总经理,下到普通工人,大家都非常重视这次来自不易的展现专业技能的机会。在徐总(徐建校)大力支持下和赵总(赵松年)的亲自指挥下,全体13名参赛选手积极参加,踊跃备战,经过一整天的激烈拼搏和评判人员的共同努力,梁继刚、杨海洋、李江三人脱颖而出,分别荣获首届焊工技能大赛一、二、三等奖,大会另设的特别奖被赵军成摘得。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大赛任务。
本次焊工技能比赛,是以日常培训和岗位练兵为前提,以考核操作技能为重点,以提高岗位技能为目的而进行的。大力开展岗位练兵、技术比武活动,对于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,推进企业自主创新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2013年9月2日在二车间全体员工大会上,赵总(赵松年)总结了这次焊工比赛的经验和不足,徐总(徐建校)分别给以上获奖人员颁奖,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,始终把本职工作放在首位,虚心学习,勤于钻研,兢兢业业,任劳任怨,以更加饱满的热情、更加务实的态度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。虽然每个人的工作岗位都很平凡,分工各有不同,但只要脚踏实地,埋头苦干,就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人生价值,对公司就有所贡献。
现将整个比赛总结如下:
一、 组织形式从简,准备工作到位。
办这次技能比赛,得到了整个朗脉领导的重视,这种重视既为比赛增加了动力,又对比赛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赵总和邵工(邵春林)对比赛的筹备工作和比赛规则的制定都作了认真的核定。各班组在接到比赛的通知后,积极响应,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。
二、 参赛选手积极参与,评判公正,保证了比赛的质量。
本次比赛项目的制定结合了生产中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。每位参赛选手高度重视,为了参加本次比赛,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,挤时间,练操作,作了充分准备。有的员工结合自已的实际情况,利用休息时间找技能好的同事学习。为了体现这次比赛的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原则,我们要求参赛人员抽签按序号参加竞赛,参赛人员分开操作,比赛期间参赛人员不能围观。成绩由评委组5位评审人员打分,平均计算。保证了比赛的正常秩序和比赛成绩的公平合理。
三、 比赛结果的分析与不足。
这次所有参赛选手共计13名,均全部参加氩弧焊三个项目和铭牌焊接比赛。从每个项目的比赛过程来看,参赛选手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,只在单个项目上占优势,全能型人才不多。储罐班组和换热器参赛选手在板对接焊和管板焊上稍占优势,板对接拍片有6个Ⅰ级片,1个Ⅱ级片,没有Ⅳ级片,而在小直径管子对接焊上处劣势,有的背面还没有焊透,有的背面余高超差;总装班组在小直径管子对接焊上明显比其他两个班组焊得好,但板对接焊和管板焊技术比储罐和换热器班组相差许多,总装班组6位参赛选手板对接拍片全是Ⅳ级片,在这个项目上只能得0分;铭牌焊接这个项目设的是特别奖,本以为这个项目是最难焊的,但比赛结果却出人意料,这个项目焊下来的结果是最好的,只有个别一两块试板外观不理想,其余都比预期的好很多。当然个别参赛选手焊接水平较差,氩弧焊整体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。这些也反映出我们日常工作中的不足。
总之,本次技能比赛,锻炼了焊工队伍。希望通过技能比赛这样一种特殊的交流切磋形式交流技术经验,让我们的员工尽快地缩短之间的差距,大家互通有无,取长补短,以达到提高技能水平的效果;
这次举办技能比赛活动,正是我们着眼于未来发展,坚持以人才促发展的理念,通过这次技术比武活动,必将深化以提高职工技术技能和业务素质为重点,以增强职工学习能力、创新能力、竞争能力为目标的职工素质工程建设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会继续坚持以“全员培训、层次分明、重在提高、注重实效”的原则,对员工进行职业操作技能和安全等多方面的教育和演练,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,以达到提升车间整体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目的,为我公司的生产任务提供更有力的保障。更想通过比赛的这种形式,让我们洁净事业部上下形成一个团结奋进、和谐进取的团队。
(图片见下页)
常州朗脉首届焊工技能大赛全体参赛人员及工作人员
sss